7.5万多座蘑菇大棚遍布全县的河流和山谷,3.6万户11.8万人常年从事蘑菇生产和种植全县香菇生产规模已达3.6亿枝,香菇年产量36万吨,约占河南省香菇产量的10%,全国产量的3%最近几天,河南省卢氏县的一组数据显示了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的实力
从2016年香菇生产种植突破1亿棒,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科学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卢氏县委副书记,县香菇产业链链长韩继东说
空气中飘着蘑菇的香味,在位于双龙湾镇龙居村的卢氏县林海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蘑菇生产种植基地,来自全县10多个乡镇的39名菇农正在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高级蘑菇生产者培训。
经过这次培训,我将成为认证的技术骨干,工资将从现在的3000元涨到六七千元31岁的李斌是这个培训班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知道这项技术,所以他只能做一些搬运的手工工作后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食用菌生产者系列培训,才逐渐接触到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林海兴华公司是三门峡首家获得培训认证资质的企业一年来,公司共培训认定食用菌生产初级工242人,中级工7人,高级工110人这些由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本地蘑菇生产人才,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扎根在卢氏大地,成为蘑菇生产的骨干技术力量
但是,光靠人才培养是不够的想要做强做大,就需要在生产经营上做出改变
在东明镇建北村的蘑菇生产基地,生产管理员谢手指一划屏幕,就能看到临海兴华公司从原料采购到菇棒生产的全过程,以及28个蘑菇生产基地2000多个标准化蘑菇大棚的生产情况不仅如此,3500多户菇农销售的蘑菇数量,等级,当天公司18个等级蘑菇的销售价格,销量,库存,每一个蘑菇的质量溯源,都会被清晰地记录和展示
谢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在R&D费用中投入1000多万元,应用到全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蘑菇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把公司几万人的生产经营管理变成了省心。
这一万多根菇棒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喝足’水,达到最佳湿度在朱阳关镇河南村蘑菇生产基地,负责人任章武轻轻按下开关,蘑菇大棚内的自动喷洒系统立即启动任武告诉记者,以前一个菇棚,一万多根棒子灌满水需要三到四天工人们浑身湿透,筋疲力尽,注水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现在有了高科技的生产设备,生产劳动变得轻松简单
在卢氏县,科学技术的应用早已渗透到蘑菇生产的各个环节伴随着科技的迭代升级,蘑菇之都的实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认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