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江苏13市全部入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百强

2021-11-17 16:27  阅读量:5373   来源:中国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对我国291个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析。

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包含各分项竞争力指数从榜单看,江苏无弱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评价前十名中我省三市上榜,苏州,南京,无锡分列第六,第八,第十位,此外,常州,南通分列第十八和第二十五位在衡量未来发展潜力的可持续竞争力榜单中,我省13个设区市首次全部入围百强

从2003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报告已连续发布19年,为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提供重要参考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相比,我省入围综合经济竞争力前25强的城市排名几无变化,部分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上有所上升透过榜单中的微变化,可以窥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国家战略的东风效应

纵览报告,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两项核心指数上,排名前20的城市中,基本都肩负国家战略,有的城市甚至叠加多重国家战略。

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综合经济竞争力上,上海,杭州,宁波及我省苏州,南京,无锡6城进入前20,在可持续竞争力上,长三角地区5城进入前20粤港澳大湾区也有6城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前20

从报告中看,沿长江的城市数量较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引领下强势突围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郑琼洁分析,以武汉为例,去年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竞争力与去年保持位次不变沿长江,武汉,成都,长沙等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前20,充分彰显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区域经济释放出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国家战略有着鲜明的发展导向和强力的政策支持,某种程度上说,国家战略叠加越多,区域发展的能级越强,落实国家战略越深越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越见成效郑琼洁说,去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昔日阡陌纵横,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蝶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凭借长三角龙头效应,上海也在综合经济竞争力中超越香港,深圳重回首位,这正是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与示范意义

我省苏南地区城市发展蹄疾步稳,也得益于国家战略的东风效应去年,我省发布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苏南自创区建设要围绕一个领导机构,一套实施体系,一批支撑平台,一批攻关项目的四个一要求,在国家规划框架下,开展实体化运作,形成新的制度性安排和操作性举措,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矩阵自此,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机遇在苏南地区同频共振,苏州,南京,无锡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中连续两年稳居前20,尤其苏州,连续两年居全国第六

江苏所有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均位于全国百强,内部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水平均较高,这在国内省份中并不多见从省内看,总体表现为强强引领状态,淮安,连云港,宿迁在全国排名相对于去年也有显著提升,省内差异逐渐降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海东说,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江苏不断加强与浙皖战略协同,抢抓国家战略乘势而上,是区域竞争力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协同发展的圈群效应

记者发现,在榜单中,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20的城市,基本都呈现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特征,1+1gt,2的协同发展效应越来越凸显。

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去年5月,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中国都市圈扩张潜力报告》,对全国30个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记者对比发现,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基本都是此次报告中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

都市圈效应在省会南京已充分彰显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也是我国唯一一个跨省域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最近几年来,南京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取得突破,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城市首位度逐步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大幅上升去年,南京都市圈实现生产总值41750.7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1%

长三角城市群在榜单中集群崛起的背后,跨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早已成为常态在上海造一辆汽车,到哪里可以将零部件采购齐全答案是无锡具备所有零部件配套,却没有发展备受追捧的乘用车整车制造,正是无锡对自身土地等资源禀赋认真研究后的有意而为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说

评看城市经济竞争力,要用大区域视角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认为,当今世界,已进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基本单元的竞合时代,城市经济竞争力实质上是基于都市圈,城市群的特色竞争力像上海,苏州,无锡同处上海大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板块,在协同发展,有序分工中相互赋能,各个城市都实现了自身强劲发展当然,城市要想表现亮眼,就要找准在都市圈中的定位比如,作为上海大都市圈中最重要的制造业板块,苏州承载的产业功能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优势互补,既成就了最强地级市的美誉,也巩固提升了上海大都市圈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枢纽地位

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各大都市圈群峰矗立,又极大提升了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也是未来人口的主要集聚地,能发挥出更高的集聚效应徐海东参与了榜单的统计核算工作,他认为,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徐州等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均在全国前50名以内,不得不说,这与江苏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拥有国内最发达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系统密切相关

按照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的估算,今后5到10年,我国经济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每年能够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个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

开放创新的乘数效应

南京,苏州今年双双入围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前20,使得我省上榜城市数量成为仅次于广东的省份不仅如此,相较去年前20的头部排名,南京和苏州还都往前进了1位

我省何以保持国内科技创新竞争中的头部优势。

以南京为例,市委一号文连续4年聚焦创新,旨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围绕科创不断加码投入,为南京夯实蝶变基础mdash,mdash,南京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6年的62.5%提高到2020年的66.5%,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1844家增至2020年6507家,增长2.5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8年3325家迅猛增长至2020年的10042家,增长200%,全市独角兽企业则从2家增至15家,规模居全国第五

南京是全省向科技创新要发展动能的生动缩影而创新之所以能打开新局,与开放的生态,视野,市场,竞合密不可分前不久召开的南京第十五次党代会,其报告的主标题就叫《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创新和开放叠加的乘数效应,成为南京奋进十四五的鲜明路径

日前,第四届进博会上,苏州山水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炳海,在展台展出的公司产品旁,分享了他4次参加进博会最大的感触:进博会本来是要采购别人的商品,但现在我们也在出口自己的商品从最开始的进口到后来的出口,再到双方合作共同开发产品,这就是商品链到产业链的融合,这就是进博会带来的好处得益于开放,这家苏州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全球联系竞争力是报告重要的分项竞争力指数之一,根据报告,2021年中国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前20的城市里,苏州与南京同时入围而由这两座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合肥,宁波共同组成的阵容,已成为外界透过20强格局,感受长三角三省一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报告如是评价:长三角城市群全球联系整体表现优异,是我国全球联系城市群的标杆

开放是江苏鲜明的底色据江苏交易团秘书处跟踪反馈的第三届进博会成交及落实情况显示,有9个外资项目已新增投资2.07亿美元,4个对外投资项目落实投资2900万美元

开放的环境不断孕育创新机遇,而创新发展也令扩大开放的底气更足日前,无锡药品进口口岸申报获批,成为自2015年药品进口口岸申报政策施行以来,全国首个获批空港,水港双口岸的城市此次获批,将帮助国内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医药贸易生态圈,助力国内创新药走向海外,常州在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上,提出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省利用外资转型发展示范区,累计兴办规模企业2000多家,吸引外商投资企业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企业逾80家,成为当地开放创新效应叠加的地标

一份榜单背后,是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城市间的激烈比拼徐海东说,所有城市都应认识到,当今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比优惠政策,而是拼创新能力,竞开放能级,比发展格局榜单里的lsquo,风向标rsquo,,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导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