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事业和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息息相关,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古运河和淮河交汇处的淮安市盱眙县,感受这座城市鲜活浓郁的文化氛围。
依山傍水,滋养千年文脉
南通北达的盱眙因漕运而兴。走过“淮山胜境”牌坊,登上位于盱眙城北的“第一山”,淮河旖旎风光尽收眼底,与始建于北周时期的泗州城遗址隔河相望。唐宋以来,包括白居易等在内的近百位名人大家曾在这里留下500多首诗词,百余幅摩崖石刻无声诉说着盱眙古城的沧桑和文气。
经过挖掘保护、生态修复,这片老城区如今已成为盱眙城北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既留住乡愁乡情,又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公共游赏空间。漫步于亭阁间,遇见一群小朋友跟着老师游学念诗,拾阶而上,听到不时从山上更高处飘来的阵阵歌声。行至半山腰,亭中传来一阵二胡乐,70多岁的王德忠正对着手抄琴谱练习曲子《胡琴说》。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对二胡感兴趣,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会了识谱,现在每天都会来“第一山”练琴。
守住历史文化之“根”,要把最优质的资源交给当地群众。望向山脚,城北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传统建筑鳞次栉比,不少年轻姑娘身着汉服流连其间。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青松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古城中都会搭起戏曲小剧场,接下来当地将进一步打造崖壁剧场、古涧溪遗址公园、淮河古石堤核心展示区等文化景观,持续依托千年文脉焕发古城风采。
送文化下基层,接地气聚人心
周末的下午,盱眙太和街道法治文化广场座无虚席。随着水袖翩飞,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爱情故事再一次上演。戏演到酣处,观众叫好鼓掌声不绝于耳。。
80岁的范桂志早早拎着折叠椅赶来。他年轻时就是戏迷,对几出经典黄梅戏烂熟于心:“只要有人来街道演戏,我一场不落。”
作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黄梅戏剧团,盱眙县黄梅剧团从2008年开始送戏下乡,已坚持13年。副团长胡仁伟告诉记者,剧团送戏下乡主要选《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传统戏,也尝试以盱眙本地事本地人为原型创排新剧,比如以孝老敬老楷模李银江为原型的《好大一个家》、以盱眙县首任县委书记李桂五为原型的现实主义作品等。“剧团每年送戏下乡演出百场左右,平均每个月8场,实现全县13个镇街全覆盖。”
“每到一个乡镇,都特别受欢迎。”剧团演员郭诗雨对送戏下乡有很多深刻又美好的回忆。“有一年送戏去敬老院,演出车开不进去,就铺了一块地毯直接在食堂开演,老人们特别高兴。天冷的时候,演员们穿得单薄,有的观众从家里拿热水袋给我们暖着。”尽管基层演出条件有限,强度又大,但郭诗雨觉得很满足:“只要观众爱看,为演戏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淮剧《哎哟,我的憨哥哥》和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两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在盱眙大剧院上演,其以百姓之视角、写百姓爱看之事,正契合盱眙接地气、聚人心的文化氛围。盱眙大剧院副总经理胡星鹏介绍,剧院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日常演出以话剧、儿童剧等亲和力较强的剧目为主,每个月有两三场演出,上座率基本达到80%左右。
从观众到演者,民间文化兴盛繁荣
“抬手、顶胯,慢慢来……”热闹的盱眙县文化馆里,68岁的退休教师陈学昌正耐心教同伴跳交谊舞,为群文演出作准备,一旁还有不少业余文艺团体在排练。从观众到演者,从百姓看舞台到百姓上舞台,盱眙的基层文化力量不断生长、拔节。
“每逢‘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庆假日,文化馆要搞演出周,民间演艺团体都会努力排节目、训练,积极找我们沟通、寻找上舞台表演的机会,谈不来还着急!”盱眙县文化馆负责人王晨介绍说。当地群众文化氛围浓厚,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就搭起百姓大舞台,从歌曲、舞蹈到情景短剧、黄梅戏、京剧等,民间团体轮番登台,好不热闹。
“以往老百姓各玩各的,现在通过文化馆这个阵地,将业余文艺力量凝聚在一起。文化馆还分派骨干力量进行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王晨表示,盱眙县文化馆常组织业余团队创排的优秀节目下基层,每年约演出20余场。在千年花灯城绚丽多彩的光影下,这一具有东方魅力和典雅诗意的盛大开幕式,展现了国家的辉煌,文学的多彩浩瀚和人民的幸福。
近日,盱眙县文化馆文艺空间入选江苏省首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文化新空间通过打造规模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艺术培训团队、制度化的后勤保障队伍,以多样化艺术培训、精细化阅读推广、沉浸式书画体验为亮点,结合全县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紧盯传统节日、“龙虾节”等,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服务,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也展现了华侨城西部集团“以文化促旅游,以文化彰显文学”的充分实践,助力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创新和升级,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新的诉求。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