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绩效管理研究与教学相长 ——《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行动逻辑》书评

2025-03-18 18:00  阅读量:8886   来源:凤凰财经周刊   会员投稿

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处于这样的时代,企业必须有明确清晰的使命、愿景,有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明确清晰的理解,设置明确清晰的战略目标以及快速敏捷的行动策略。战略性绩效管理旨在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岗位、团队和企业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企业战略目标持续保持一致。绩效管理通常被视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细分领域。但事实上,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绩效管理必须依托并服务于企业整体的战略。相较于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战略性绩效管理强调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敏捷性,有助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和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挑战。

嘉兴大学李杰义教授的新著《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行动逻辑》2024年4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以独特的战略视角独辟新径,综合运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及绩效管理等最新研究成果,探究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行动逻辑、内涵特征及其规律性认识,分别阐述绩效管理理论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行动过程、评价体系、分析方法、开发机制、新兴领域和整合策略等内容,是作者多年来撰写的40余篇论文精炼而成,令人耳目一新。

问题导向,用战略管理理论解读绩效管理问题。作者20余年耕耘在工商管理学科研和教学一线,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指出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既强调学术严谨性,又关注实践相关性;不仅关注对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学术研究,也关注对企业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企业管理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对工商管理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受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绩效管理边界还在发生着动态变化。该专著拓展绩效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视野,将绩效管理领域延伸到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领域,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阐释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行动逻辑,能为管理者掌握绩效管理知识、树立战略思维、推进管理转型提供助力。

系统研究,提出战略性绩效管理独特见解。企业研究本质是探究和发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而绩效管理本身也有着内在规律,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来阐释。该专著以系统思维来理解绩效管理规律,探讨战略澄清、绩效评价指标、绩效数据治理、绩效分析报告、绩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与战略协同等关键问题,深入阐释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行动逻辑、内涵特征及其规律性认识。该专著以企业战略执行为切入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涵盖了有助于提升战略执行有效性的战略性绩效管理理论思维和实践洞察,相关观点新颖,见解独特,体现了论证逻辑的严谨性与学理性。

教研相长,助力工商管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是在探索或阐释特定领域的客观世界,大学师生在共同探索或阐释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作者坚守做问题驱动、研究驱动和有理有据式的教学,并尽量将理论推演、实践论证与策略阐释等思路,运用于学科教学和科研活动。指出教学与研究互动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系统架构,而不是碎片化知识的宣讲。该专著勾勒出了战略性绩效管理研究的行动过程、评价体系、分析方法、开发机制、新兴领域和整合策略等内容体系,用战略思维解析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功能定位、最佳实践等管理问题,并将战略性绩效管理教学与研究统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该专著顺应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系统解析了绩效管理的本质,揭示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内在规律,对探寻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绩效管理的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专著既体现了较高的学术严谨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相关性,适合从事人才管理领域的政府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等阅读。

 

(书评人:刘培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