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王小毅教授:产业驱动,学科交叉,数实融合,浙大MBA最新升级培养方案

2024-11-27 10:12  阅读量:8039   来源:凤凰财经周刊   会员投稿

MBA教育是整个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映射; MBA教育理念的变化,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经济和管理思潮理念的变化。

中国30多年的MBA教育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模仿西式商科到面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这是一个中国管理体系自信成熟的最重要表现。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MBA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院校走出了百花齐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如上海的院校更着眼于国际金融大都市的背景,西部院校扎根于独特地缘和特定产业……形成了争相斗艳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思潮和创新方法。而地处长三角的浙江大学,以产业驱动和实体经济为导向,数实融合,以创新驱动实体制造业发展为最大特色,着重部署了重点产业MBA人才培养。

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浙大管院)专聘副院长王小毅教授做客《人物对话》栏目,深入介绍了浙大MBA最新升级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王小毅教授:产业驱动,学科交叉,数实融合,浙大MBA最新升级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 王小毅

今年是浙大MBA教育30周年,概括这30年浙大MBA的发展成就,最重要是越来越聚焦于产业,把人才培养放到产业场景中,逐渐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让自主创新体系在特定产业中形成特色化管理的培养方法和理念;同时,把创业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把健康的企业家精神培养纳入到产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培养理念中,做得越来越具象化。

浙大MBA是国内最早实现全面Track化的,也就是第一年基础课程,第二年学生必须要进入到特定的与产业重点衔接的Track轨道中。

今年,浙大管院重新对培养方案进一步升级,提出了GREAT基本培养框架和BEST培养战略,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产业MBA变革型人才。

基于产业发展,重塑商学教育

BEST战略多学科融合驱动重点产业发展

今年,浙大管院正式推出了学科交叉BEST战略,在此战略下,专业学位教育升级了培养方案。

BEST由商学Business、工程Engineering,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这四个学科领域的首字母组合,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概念。

真正支撑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商学教育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第一,科技驱动;第二,立足重点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通过基于产业的商学培养新理念,重塑商学教育。

GREAT培养体系:建立更全面的商业人才培养理念

长期以来,浙大管院更注重立德树人,致力于建立更全面的实践创新类商业人才培养理念—GREAT人才培养框架体系。

G(Global),基于全球格局和部署,培养具有国际化运营能力的商业人才。

R(Responsibility),强调使命引领和责任感。企业家和管理者要有使命情怀,心系国之大者。

E( Entrepreneurship),强调具备创业者能力的创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基于创新的创业,以创新驱动开拓进取的精神。

A(Academic),强调学术赋能。浙大管院的名师们不仅能够把知识讲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想洞见,能够创立更好的工具和方法论体系,给专业学位学生提供未来指引。

T(Transformer),指变革者,是最终培养目标。浙大管院致力于培养真正对世界或者对所处行业产业以及组织能够产生改变,推动其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人才。

“2+3+7”培养模式:培养为产业赋能的商界精英

“2+3+7培养模式”中“2”指的是两条人才培养路线;“3”指的是三种最核心的基础课程类型;“7”指的是七大板块。

两条人才培养路线

在GREAT基本架构要求下,浙大管院建立了两条人才培养路线:

第一路线,聚焦重点产业,为产业赋能。如聚焦低碳经济,航空航天经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引领发展最关键的战略性产业或未来产业,打造整合的商业教育理念方法。

第二条路线,采用数字化和AI驱动的教育方法。AI时代,整个浙江大学都在推动AI对教育的变革,充分开发利用AI的积极面,让学生能够掌握足够能力来应对这个时代。

在这两条路线的加持之下,浙大管院形成了几个层次的教学体系,最底层次是通识能力培养,如经济学,人文素养,科技洞见等基础素养。

三种最核心基础课程类型

在上述基础素养层之上,浙大管院还设置了一些必修专业课程,最核心的基础必修课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经济逻辑,如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掌握商业世界运行的本质。

第二种类型是组织管理逻辑,如组织行为、人力资源、营销、财务会计等。

第三种类型是数智逻辑。浙大管院更强调数智创新与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搭建、数字营销、数字管理、数字生产制造等,对数字化进行全面掌握。

七大专业板块针对重点产业领域

基于BEST战略目标,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浙大管院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了七大板块进行分专业培养的全新培养模式。这是浙大管院培养的MBA人才与其它学校之间最大的不同。

第一年主修基础素养和必修专业课程;第二年强制要求分专业,进入特定专业学习。

目前设置了创新创业、医疗健康产业、文旅与乡村振兴产业、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管理(全英文教学)、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商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这七大专业板块。近年还设置了全日制英文GMBA项目,主要面向中国制造品牌出海,尤其是“一带一路”领域,培养全球性运营人才。

多措并举,践行学科交叉BEST战略

基于学科交叉BEST战略,浙大管院MBA项目充分遵循“求是创新”的校训,采取了一些措施。

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学科交叉产业创新课程开发

重点强化了课程的开发,提出“1:1配比”的基本原则。即为这门课管理学院教授和对应工科领域教授1:1配置。如两位教授,一位管理学院教授,一位是集成电路学院教授,一起共同开发课程,同台上课,课时量和工作量是1:1。

王教授说:“大拼盘式的课程,专题讲座式的课分享,都不应该是真正的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根据地,既然觉得某个交叉领域人才很重要,那就要真正涉足到相应重要战略产业中去。作为管理类专业学位教育,一定要从头到尾去研究这个产业的运行过程,了解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具备哪些特殊的知识与技能,并重新构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王教授进一步指出,以浙大管院目前正大力推进的集成电路产业管理为例,是由浙江大学吴汉明院士领衔,将集成电路看作是一个全产业链多环节精密协同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整合产业资源,深入研究技术向市场转化的过程,甚至包含了生产制造、设计以及供应链人才,对传统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挑战。近两年,浙大管院投入了很大精力培养打造集成电路的产业管理与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个重要举措是,建立面向重点领域的产教融合基地。

学科交叉,理论和实践交叉,学与用交叉相结合,进行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更好地为一线企业提供支持。在过去几年间,浙大管院有幸得到了行业头部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很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重要举措是,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科研一线。

浙江大学是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重大工程技术中心等聚焦前沿的研究机构,实力雄厚,这是很多学校无法比拟的。对于这些研究机构而言,他们也很需要进行技术转化和孵化,和浙大管院的需求得到了统一。

从2020年开始,浙大管院就开始让学生走进不同类型实验室,去科研一线了解科研以及科研人员奋斗历史,成为学院科研和MBA教育相结合的“求是创新”思政教育。

通过和科研人员组建队伍,深入科研孵化和转化,贡献了很多商学基本知识和理念,打通了实验室和市场的最后一个壁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围绕BEST理念,浙大管院建立了由杨卫院士领衔的“求是科技前沿与创新产业前瞻”培养环节。每期邀请一位院士聚焦一个产业,院士授课后,紧跟着梳理重点产业,上下游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和标志性企业,并邀请相关企业进行大量小型沙龙和走入课堂分享。去年以来,陆续聚焦探月工程,航空航天,中国高铁、低碳、创新药物研发以及纯基础科研驱动的产业发展等前沿组织,由不同院士和大科学家领衔讲授课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新质生产力培育计划,聚焦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与浙大管院创新驱动培养理念完全契合,成了学院重点部署人才培养目标。

浙大管院是国内高校少数以创新创业管理作为核心驱动理念的商学院,由中国全面创新管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领衔中国自主创新管理理论体系。自两会提出新质生产力后,管理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理念和思路,聚焦在三方面部署和整合:

第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学院重点培养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定人才。

第二方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一些新兴技术的转化过程。

第三方面是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浙大管院是国内第一个设立数字创新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商学院,拥有杰出的数字化教授和科研队伍,是目前国家三重项目中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最多的商学院。

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数据驱动变革与创新

数字化时代,AI技术一日千里,其它领域的数字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共同特征。AI能力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管理能力之一。

浙大管院第一时间积极部署,把观察到的趋势和要求纳入到商学人才培养方面,将数字素养纳入基础能力培养,成为培养方案里的一大亮点。浙大管院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多前沿数字化公司的支持,贡献了很多前沿免费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

过去5年内,浙大管院积极围绕营销、会计、组织等传统管理领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部署。例如,浙大管院在杭州的新型电子商务转型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营销科学家与营销工程师为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前沿人才。浙大管院还打破壁垒,邀请营销教授,财务教授,管理和工业管理,生产制造等不同的教授同上一门“数字化商业变革”课程,每位教授通过一个篇章讲透应该如何通过数据科学来使用、复刻本领域的管理理论,真正推动数智对商学的重塑。

关于学习和职业规划还有未来发展的建议

对于报考浙大MBA学子们,王教授提出了关于学习、职业规划,还有未来发展方面的一些建议。

他说:“如果你来浙江大学,门口你一定会看到一个石碑,这是由我们老校长竺可桢当年在抗战西迁路上给学生的一个告诫:‘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来到浙大殿堂,一是要思考自己跟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不同的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使命。

浙大MBA对学生最大的改变是,改变了学生们生命发展方式,它不是职业生涯和生命的发展方向,而是脱胎换骨的改变。既能看到自己的无限的可能,也会发现落差,这是浙大给MBA学子们带来的最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也体现在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之上。

结合BEST战略,最近几年,浙大将给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洞察、科研一线合作资源以及对于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指引。

对报考浙大管院的MBA学子的择校建议

王教授回答说:“浙大MBA学生的画像体现在GREAT这5个字上面,寻找拥有全球格局,有使命引领和拼搏精神,还要具备一定学术素养,对这个产业有自己的战略思考,最关键的是综合性实践创新人才,是以改变自己为目标,而不是盲目跟随。”

王教授还介绍,今年浙大管院会重点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奖学金计划组合,有清晰的方向定义,建议大家去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计划。通过预审环节,真正筛选和识别出社会中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群体,给予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生态资源,帮助他们发展。

王教授对广大考生寄语:“MBA的精神,就在于行动。诸位一定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与付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