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6月8日,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和普陀区文化馆开展“漫游‘半马苏河’,创艺美好生活”系列主题活动。赏演出、逛展览、做手工……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品尝文化饕鬄盛宴,共享创艺美好生活。
活动当天,由普陀区文化馆带来的沪剧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融合了传统沪剧折子戏选段,包括:《庵堂相会》“搀桥”、《贤惠媳妇》“婆媳相争”等,演绎出了传统戏曲的雅韵芬芳,充分展现出非遗中的明珠——戏曲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宜川路街道整合多方资源,将京、越、沪、淮、昆等多种戏曲项目引进辖区,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多项非遗传承工作。本次主题活动中,宜川戏曲团队的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沉浸式的非遗技艺体验作为本次系列主题活动的亮点之一,包括了“瓷上生花”手作体验、插花技艺体验、香道体验、茶文化活动和端午节“龙舟竞渡”船模制作亲子体验活动等共计5场,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体验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在都市生活中更好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为了让市民朋友们更好地走进建筑,读懂建筑,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现场特别设计制作了书架形的“建筑可阅读”展板。市民可在微风徐徐的花园中,抽出“书本”,“阅享”普陀37处建筑文脉。
同时,由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制作的第四期“非遗在社区”系列微纪录片《海派玉雕》《海派瓷艺》,此次在遗产日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现场首发,让广大市民朋友多角度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饱含的人文力量。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区文旅局还在遗产日当天,精心组织安排市民参加“半马苏河:工业遗产深度体验”的建筑可阅读微旅行活动。市民在上海造币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了解了普陀区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和背后的人文故事,深入感受普陀区聚焦工业特色的海派文化底蕴和市级非遗项目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的工匠精神。此外,在手打纪念章体验环节,市民在现场打造出一枚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纪念章”,零距离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不仅如此,普陀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大殿所在的上海真如寺也在遗产日当天向公众实施免费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明德惟馨——江南文人生活主题展”于今日在区文化馆一楼城市创艺空间拉开帷幕,展览通过“书、画、琴、香、花、石、茶”等元素传递出江南文化中温婉秀丽、精致典雅的文化特征,让市民感受来自江南的器物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此外,“诵芬堂雷存孝氏传统医药生产技艺——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在二楼非遗展厅如火如荼展出中,通过图文资料以及实物实景的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了普陀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
遗产日期间,更有众多惠民文化盛宴同步开展。老字号、老品牌非遗惠民活动火热进行中,包括区级非遗项目悦来芳食品制作工艺的全场糕点八折促销活动、诵芬堂雷存孝氏传统医药生产技艺推出团购套餐以及部分产品低至四五折促销活动;此外,普陀区将在6月“2024上海文化遗产季”持续开展十余场主题活动,覆盖全区10个街道镇,如长寿路街道“魅力非遗?文化传承”图文展、曹杨新村街道“江南春韵·非遗制造美作品展”、长征镇江南丝竹专场演出等,包括展览、演出、讲座等多种形式。
普陀区通过开展“漫游‘半马苏河’,创艺美好生活”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系列推广活动,可以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尽情享受这场遗产日盛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