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研讨会在南京举办。本次会议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指导下,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南京林业大学金埔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以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观看人数达8000余人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理事长王翔,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张晓鸣,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党委书记唐旭、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陶文娟,报告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李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院副院长袁建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邱冰教授、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周建华教授、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窦逗,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凌,南京林业大学学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企业、设计院所等单位的代表参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凌主持会议。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王翔在致辞中指出,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园绿地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服务。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园绿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多元服务、精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创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理念和模式,如何完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制度和机制,如何提升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水平和效果,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
会议邀请6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各国、各类型公园绿地的发展模式、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精细化治理等方面,从国际视野、公众视角等多个角度展开研讨,深入交流探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专家报告环节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主持。
生态文明时代,城市进入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的阶段,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成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报告结合开放共享举措下不同绿地类型的发展特征,提出在注重绿地生态本底价值的基础上,置入必要的服务设施,服务人民需求,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高效利用。基于养护科学、管理精准、运营合理、功能多样等方面提出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8个精细化管理策略,包括植物地域化选择、场地科学养护,多方共建共治、游园行为管理,节事策划、活动类型丰富,配套服务设施完备、生物友好。进而提出未来城绿融合发展途径应重视产业转型、场景营造、公园运营3个方面。
对话环节,与会人员提问与6位专家进行交流,围绕城市公园绿地的边界、公园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政策难点、县级城市推行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路径、私人建设经营的公园能否共享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专家表示,未来公园绿地的发展将以城市更新、差异化发展、多功能服务为特点进行开放共享,与城市更为紧密的融合。公园的管理、公益性以及功能的开发利用需要政策的引领和保障。
贾建中副理事长作会议总结。本次会议聚焦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探讨了开放共享的形式、内涵、策略和路径。他提出,应重视公园绿地的城市建设用地的社会公益属性,严格把控指标;转变设计理念,形成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思路;加强相关政策、制度支撑的研究。他指出应从以下几方面系统推进开放共享工作:一要积极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度。二要充分保障、发挥公园绿地的6大基本功能,从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三要促进提升公民素质,形成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意识。四要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发展趋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五要提升公园绿地的建设与管养水平,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提高绿地使用率,提升服务质量。六要把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变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持续推动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